不自私的祝福

到底牧師是在宣告神已對我們賜下的福氣,還是祈求神在那一刻將福氣賜下?

但其實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為何我需要這屬靈的福氣?

我們期望在祝福中得到的福氣,是為了我們自己生活順利,事事如意嗎?若是如此,那崇拜就不是崇拜,而是祈福大典了。

崇拜完結前的祝福,其實是一種差遣,將我們差到世界中,在我們各自的崗位中見證神,事奉神。崇拜的完結,並非敬拜的終止,而是那更重要的生活敬拜事奉的開始。在生活中敬拜和事奉神,是困難重重的;所以我們需要牧師的祝福,去完成神所交付的使命。

所以,如果你只是自私的希望得福,你恐怕要失望了。

一起禱告的群體

屬神的群體,必然是一個常常一起禱告的群體。是以在敬拜中,我們一定要一起禱告。

信徒的生活,本來就應該是以禱告去承托的。我們唯有透過禱告去將一切交託於神,否則我們便沒有足夠的力量生活。而教會作為一個群體,信徒一起為大家的生活去祈禱,更加不可缺少。

但我們或許不懂得怎樣為教會禱告。這樣禱告會太雞毛蒜皮嗎?這樣禱告又會太限制神呢?有弟兄姊妹患病我們又該如何去求?在崇拜中的牧禱環節,其實就是一個機會,讓我們在牧者的示範和帶領中,學習該怎樣為教會代禱。

但無論如何,崇拜中的祈禱總不是例行公事。我們要同心,更要學習那一份好像主耶穌一樣的牧者心,在禱告中弟兄姊妹同命相連。

奉獻而不心虛

我們常常為崇拜中的奉獻程序覺得心虛和尷尬,特別是有新朋友在的時候。我們恐怕別人覺得基督徒斂財,所以還要特別聲明一句,未信主的朋友不用介意,可以不用參與。但其實,介意的會不會是我們呢?

我們看待奉獻的態度是甚麼?我們會覺得奉獻是一種必要的邪惡,為著要供應教會的各樣需要才不得已要做的尷尬事?如果是這樣,我們就錯了。

在聖經中,奉獻從來都不是只為了要籌集金錢。奉獻的行動本身就是一種敬拜,也是一種屬靈操練。

在福音書中錢是耶穌講得最多的題目之一,因為耶穌知道,我們的錢在那裡,我們的心也在那裡。透過奉獻,我們操練為主捨棄,叫我們能成為倒空的器皿為主所用。

所以,不要為奉獻程序而心虛。能奉獻,是主給我們的祝福。

要奉獻多少才夠?

到底要奉獻多少才夠?十份一的收入夠了嗎?這個問題的背後,其實揭示了一種心態,就是奉獻的金額,越少越好。

我們應該問的問題,不是我的金錢,要給神多少才算夠;而是神交託我管理的金錢,我要用多少才算夠?

底線是,我所有的都不是我的,而只是神交託我管理的。屬神的,自然應當歸給神。

十份一只是建議的下限,而不是上限。我們的目標,應該是將一切獻給神。如過我們過份執著於十份之一的比例,若果神以你所獻的為十份一,只供應你十倍於你所獻的又如何?神待我們是如此的闊綽,我們待神豈不應也如此嗎?

德蘭修女說,奉獻,直到你覺得痛。或許這才是我們應當追求的目標。

十一奉獻和奉獻

有兩個名詞,我們經常分不清楚。一個是十一奉獻(tithe),一個是奉獻(offering)。

十一奉獻是將我們收入的一部份歸給神的家作常費的使用。而奉獻則是對神的禮物,用以支持在教會常費以外的事工,例如宣教、慈惠等等。我們不要將兩者混淆。

話說你每個月給媽媽$300家用。但將近媽媽的生日,你知道媽媽想要一件新大衣,於是你就用$200買了一件新大衣送給她,而她也很高興。到了給家用的時間,媽媽發覺家用只有$100而不是$300,所以她便來問你。你說,我不是已經用$200買了一件大衣給你嗎?

將十一奉獻和奉獻混淆,就等如將家用和禮物混亂,同樣的令人失笑。

我們的聖餐

在聖餐中,我們是在記念主拯救了我,還是拯救了「我們」?

我們很經常地將信仰淺化成我一個人與主的關係,忘卻了信仰的群體性。我們不單是個人得救,更是同時加入教會,成為神的子民的一份子。我們的屬靈生命,不是獨立的,乃是互相連結,互為肢體。

聖餐正好提醒我們這一點。我們不是單獨的自領聖餐,因為那是沒有意義的。我們乃是與弟兄姊妹一起同領聖餐,表明主乃是與「我們」而非只與「我」相交;主也是與「我們」而非只與「我」立約。

同樣地,敬拜也是「我們的」敬拜而非「我的」敬拜。所有個人的喜好和口味,都應從「我們」而不是「我」出發。

廣闊的聖餐觀念

聖餐在英文中的三種不同稱呼,道出了聖餐的廣闊含義。

當聖餐被稱為The Lord's Table的時候,我們強調的是記念。在那最後的晚餐設立之後,主為我們在十字架上捨身流血成就救恩。在聖餐中,我們追念主對我們的唉。

當聖餐被稱為Holy Communion的時候,我們強調的是相交。就好像那最後的晚餐,我們在飯桌上與主相交,也與弟兄姊妹相交。那晚餐,代表了主與我們所立的約。

當聖餐被稱為the Eucharist的時候,我們強調的乃是感恩。Eucharist的字根是希臘文的「eu美好」;在聖餐中我們慶祝神賜給我們的一切豐富,且想念將來那永遠的榮耀。

我們對「聖餐」的觀念,會否太過狹窄?

詩歌回應

在敬拜中我們唱詩的context是甚麼?

我們習慣在崇拜一開始的時候唱詩讚美神。這本來是很好的,可是我們卻要小心讚美的內容。許多的傳統和現代詩歌,用優美的文字道出為何我們要讚美神,為讚美二字添上深度。可是,有一些詩歌內容空洞,只是用許多重覆話讚美,卻說不出到底為何要讚美神。如此,敬拜就只不過是蒼白的浮誇說話(flattery words),純粹在攪動著感情,卻沒有任何的根基。

相反,在聽道後的唱詩,更能言之有物。因為在聽道中我們領受了信息,這時的唱詩便有了context。我們不再是空動地宣洩情緒,而是切實地以我們的歌聲回應神的信息。這種讚美是有根基的,是真正與心靈連結的。

但許多時候,我們當「回應詩歌」是崇拜結束的步驟,一面收拾東西一面草草唱完,實在是浪廢了一個最美好的敬拜時光。

以讚美作武器

聖經中有一個這樣的故事:以東諸族聯合進攻猶大,猶大的約沙法王於是求助於耶和華。神差派先知應許猶大人他們必蒙拯救。於是,約沙法王帶領猶大軍隊迎戰,並在軍隊的前面設立讚美隊,穿上禮服,以唱歌讚美帶領猶大人爭戰。聖經說:「眾人方唱歌讚美的時候,耶和華就派伏兵擊殺那來攻擊猶大人的亞捫人、摩押人、和西珥山人,他們就被打敗了。」(代下20:22)

我們很多時都會忘記,敬拜其實是一場爭戰。撒但要略奪的,正是我們的敬拜。它喜悅我們敬拜它而不敬拜神。所以,每一次當我們決定要來聚集敬拜神,將自己的生命再一次委身事奉神的時候,那決定的過程就是一場爭戰。

不要忘記,當我們在地上聚集敬拜的時候,在天上其實同時亦有爭戰在進行中。讓我們的敬拜成為爭戰,讓我們的讚美成為武器。

詩歌代替我們說話

你可能不會背誦超過一百字以上的經文,但你一定能背出一首一百字以上的詩歌。

詩歌奇妙的能力,在於它能在我們的腦中留下讚美的言語。詩歌作為一種文學體裁,是最容易讓人背誦下來的。

是以,當我們在面對危難的時候,我們在腦中儲存的詩歌可以安慰我們;在面對失意的時候,我們腦中有詩歌鼓勵我們;在雀躍歡呼的時候,我們腦中也有詩歌讓我們能讚美神。

是的,我們可能都不太懂得讚美。但是,透過詩歌創作者所獻出的恩賜,我們就有優美的言詞去表達我們說不出來對神的讚美。

正因為詩歌常代表我們說話,也因為它容易背誦,所以詩歌成為了我們信仰內容認知的重要部份。也正因如此,我們在崇拜中選擇詩歌時,要份外小心。

動人心弦的詩歌

你有沒有聽過一首音樂,甚至是沒有歌詞的音樂,可是卻令你心裡充滿感動呢?

音樂,和其他藝術一樣,有一種我們不能明白的力量,可以深入我們的內在世界。

聖經教導我們,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的敬拜,所指向的,是一個全人投入的敬拜,包括心靈、意志和動作。在崇拜的程序中,我們可以透過道理去接觸人的意志,也可以投入各樣身體的動作;但我們如何在崇拜中觸摸人的心靈?音樂正好是接觸人心靈的最好方法。

音樂的帶有情緒的。當我們聽音樂的時候,我們會感受到情緒的起伏,帶動我們以心靈去敬拜。是以我們在崇拜中採用音樂,也投入在音樂中敬拜。

是誰發出宣召?

崇拜時,應該由誰來說第一句說話?

其實,在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由神先採取主動的。是神主動的創造世界,是神主動的施行拯救,是神主動的尋找失喪的人,也是神主動的呼召人敬拜祂。

在出埃及記第24章,我們讀到是神親自的向以色列人發出呼召,要他們聚集在西乃山下,按著祂的指示敬拜立約。

所以,當我們聚集敬拜的時候,第一句的說話,應是由神所發出的呼召。而這崇拜前的呼召,不是我們邀請弟兄姊妹來一同敬拜,而是神向屬祂的教會發出呼召,聚集敬拜。這也是為何我們會使用經文來作呼召。

神呼召我們敬拜,我們豈不應當竭力地回應祂的呼召,竭力地敬拜祂嗎?

問安不是打招呼

敬拜中的問安,不是打招呼,也不是互相問候。

敬拜中的問安,原來源自初期教會親嘴問安的傳統。

中東人一向有親嘴問安的習慣。在傳統上,親嘴問安有「交換靈氣」(exchange of breathe)的意義。當神造人的時候,祂向人吹了一口氣,從此人就成了有靈氣的活人。而在希伯來文裡,「氣」這個字也就是與「聖靈」是同一個字。

所以當我們互相問安的時候,其實我們除了是在彼此提醒我們生命的氣息來自神,並互相祝福生命的平安外,我們問安的動作還同時代表了我們同飲於一位聖靈的團契,意義深遠。

保羅曾在新約聖經中五次教導信徒要親嘴問安。當然,在今天因著文化的緣故,我們已經用握手代替了親嘴,但背後深厚的意義並沒有減少。在我們向弟兄姊妹問安,說「願主的平安與你同在」的那一刻,不是打招呼,也不是問候,而是我們就是代表主基督,宣告因赦罪而得的平安。

It's all about me - the un-worship song



It’s All About Me
The Bob Webber Narcissistic Un-Worship Song (by Rob Still; 2:04)

Verse 1:
It’s all about me
its not about you
I sing of me, myself and I
the world revolves around me too
its plain to see
its al about me, me, me

Verse 2:
It’s all about me
I know you feel it too
I only think about myself
Cause I know that you are too
I sure we can agree
its all about me, me, me

Bridge:
I have my own Trinity
I, myself and me
I am my own deity

Alternative Bridge:
I am a tri-unity
Navel gazing on me
I am my own community

Copyright 2005 by Rob Still Music
leadsheet

是甚麼攔阻我們敬拜?(2)

其實攔阻我們敬拜的,不是敬拜的模式,也不是領敬拜者的水準,而是我們所持的兩種錯誤心態。

第一,主耶穌教導我們,在敬拜時若想起與別人有嫌隙,應當先放下祭物,去與那人和解,才再回來獻祭。今日許多人在敬拜生活上未能滿足,真正的原因不在敬拜聚會,而是源於與人的關係出現問題。心中帶著苦毒、怨氣、偏見、嫉妒,又怎能坦然的面見神?有些人用各樣的藉口去轉換教會,表面說是原教會的崇拜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實情是不想與某些人和好,不能再一同敬拜之故。但這種做法,不但不能解決問題,更加是違背聖經之教導。

第二種的錯誤心態,是帶著自定的框架去敬拜。要知道教會二千年歷史以來出現過許多的敬拜模式,並非只有唱詩和講道。當在聚會中出現了並非自己習慣的敬拜程序時,往往我們便立刻排擠,認定這不是敬拜。例如,當我們習慣了在聚會中唱詩的時候,若果有一首新歌會眾跟不上,或者因旋律風格的問題會眾不能一起唱時,我們便覺得敬拜不到。但是,難道只聽不唱便不能敬拜嗎?一定要開口唱的音樂才是敬拜嗎?當然不是。

說到底,攔阻我們敬拜的,往往只是自己的心而不是其他。所以當我們對教會的主日崇拜諸多不滿時,不妨首先省察自己。

是甚麼攔阻我們敬拜?(1)

早前我在教會教授一班關於敬拜的主日學課程。在第一天上課的時候,我請各位學員在紙上寫下五樣在教會主日崇拜中最普遍出現的東西。有些人寫下講道,有些寫下音樂,還有牧師、聖餐、奉獻、禱告等去多答案。接著,我請他們刪去紙上他們覺得比較上最不重要的一項。我問他們,如果沒有了你刪去的那樣東西,我們還能敬拜嗎?全部人都說仍然能。於是,我請他們再刪去一樣。我又問他們,這樣我們還能敬拜嗎?全部人都說仍然能。如是者逐樣逐樣刪去,我們發覺,其實沒有講道,沒有音樂,沒有牧師、聖餐、奉獻、禱告等,我們仍然可以敬拜。真正不可少的只有兩樣:一群願意敬拜的會眾,和我們的三一真神。

當談起有關教會的主日崇拜時,我常常聽到人說:「我教會崇拜的音樂不濟,所以我敬拜得不好。」又或者:「我教會的牧師講道不好,所以我敬拜不到,沒有得著。」但如果剛才的推論成立,敬拜不限於音樂和講道,如果沒有了音樂和講道我們都仍能敬拜的話,為何會因為「音樂不濟」或「講道不好」而敬拜不到?為甚麼我們一定要依循我們既定的崇拜模式,並領會者達到一定的「演出水準」才能敬拜?這背後不是一種自我中心而非捨己倒空的態度嗎?

其實自古以來,敬拜的模式都是多元化的。在舊約裡記載有會幕聖殿的禮儀敬拜,也有大衛王的詩歌舞蹈敬拜,後來也有會堂的讀經講道敬拜。在新約裡我們找到使徒行傳2章的家庭教會敬拜,也有哥林多教會的「靈恩」敬拜,還有啟示錄中的禮儀敬拜。在各樣的敬拜形式中,信徒都可以盡心敬拜;為何今天我們卻要規限自己,認定只有在某種特定的模式和水準下我們才能敬拜?

transcendance

In the Eucharist,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are transcended, and while still in this world we stand already in the kingdom of God. We are in possession of what we wait for. The church is the community that keeps and is formed by the celebration of the Lord's Supper on the Lord's Day.

-Philip H. Pfatteicher, Liturgical Spirituality

the purpose of the Church

The church exists to worship God. That basic fact needs to be asserted clearly and unambiguously again and again, for it is not at all obvious to many members of the church who assert that the church exists to evangelize the world ("the church is mission") or to serve people's needs (the clergy are thought of as members of the "helping profession.") The church, in its grandest view of itself and its most basic view of its purpose, exists to give God what is due, to acknowledge God as God. The one who is the creator and preserver of the whole universe is, as the Te Deum sings, "worthy of all worship." The purpose of the church is to focus and render that worship.

-Philip H. Pfatteicher, Liturgical Spirituality

summit of faith

Worship is also the summit of faith... The staircase that descends to us from God's dwelling place also ascends from this world to the One who comes down to us through the gate of heaven and who leads us back through it to our true and abiding home. Worshio, therefore, is divine service in a double sense. It is God's service of us, and it is our service of God in response to the divine initiative... It begins with God's service to us and it continues with our response.

-Philip H. Pfatteicher, Liturgical Spirituality

Liturgy

The liturgy of the church provides a framework within which the deepest mysteries of Christianity await discovery.

-Philip H. Pfatteicher, Liturgical Spirituality